当前位置:首页>母婴知识>育儿知识>文章详情
婴幼儿心理学
育儿知识

情绪是心理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儿童有着广泛的情绪反应范围,他们有时候喜气洋洋,十分高兴;有时候闷闷不乐,显得有点焦虑;而在有些时候又会变得愤怒、暴躁。儿童各种各样的情绪是怎样发展的?早期的情绪对后期的社会行为有什么影响?对一些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等如何加以克服?


一、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

喜、怒、哀、乐是情绪的表现形式。利用这些方式可以表达一个人当前的需要与愿望,同时也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婴儿很早就能利用哭与笑这样的情绪表现作为紧密联系照顾者躲避陌生人。

1、婴幼儿的情绪

许多研究证实儿童具有先天的情绪机制。愉快、感兴趣、惊奇厌恶、痛苦、愤怒、惧怕和悲伤八种基本情绪,都是进化中获得的.并在外部刺激的诱发下发生、展现。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指出,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性情绪:爱、怒和怕。爱一一婴儿对柔和的轻拍或抚摸产生一种广泛的松弛反应,怒一如果限制婴儿的运动,就会产生身体僵直的反应,或像手脚“乱砍似”的运动,还有屏息、尖叫之类的反应;怕一-听到突然发出的声音会产生吃惊反应,会发抖、屏息、啜泣。

孟昭兰根据自己的研究及对前人研究的总结提出了婴儿情绪分化理论:(1)人类婴儿有 8~10 种从种族进化中获得的情绪;(2)个体情绪发生有一定的时间次序和诱因(见表 8-1);(3)情绪发展有一定规律,也有个别差异。

2、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

婴儿不仅具有表达情绪的能力,还有识别情绪的能力。通常母亲都会察觉到自己1岁的

婴儿已能“察颜观色”:别人发怒,孩子会感到不安,并想离开;当别人表示温情或亲密时,孩子也会表现深情的行为或妒忌。

情绪对婴儿来说有重要的生存价值或社会适应意义。看到照料者时的微笑、偎依,和看到陌生人时的“严肃”、“害怕”都具有保护个体生存的意义。

当婴儿在环境不确定时参照照料者的表情再作出反应的现象被称为“社会性参照”(Social reference)。当母亲与陌生人热情交谈时,婴儿就不太怯生,而当母亲持中性或消极态度时,婴儿也会作出类似的反应(Boecia &. Campos,1983)。

3、婴儿的微笑

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可以引出其他人对他积极的反应。

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5周)又称内源性微笑,这个阶段婴儿的微笑主要是用嘴作怪相,它与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不稳定有关。笑的时候,眼睛周围的肌肉并未收缩,脸的其余部分仍保持松弛的状态。早在 1882 年普莱尔(Preyer)就把它称作“嘴的微笑”,以示与后来产生的社会性微笑相区别。是自发的笑或反射性的笑,在睡着时发生得最普遍。如果我们抚摩婴儿的面颊、腹部或者发出各种声音,也能引出婴儿的微笑。由于这种早期的微笑可为各种广泛的刺激所引起,因而还称不上真正的“社会性”的微笑。女婴自发微笑比男婴多。

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这种微笑是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微笑。这个时候婴儿还不会区分那些对他有特殊意义的个体,但是人的声音和人的脸特别容易引出他们的微笑。有些心理学家曾观察到这个阶段婴儿在微笑时十分活跃,眼睛明亮,眼睛周围的皮肤也伴之皱起,可是持续的时间相当短。

大约到第 5周时,婴儿开始对移动着的脸微笑。

到第 8 周时,会对一张不移动的脸发出持久的微笑。这种发展标志着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的开始。这时候婴儿对陌生人的微笑与对熟悉的照顾者的微笑没有多少区别,只是对熟悉的人的微笑比对陌生人的微笑多一点,这种情况持续到6 个月左右。婴儿见到熟悉人的脸、陌生的脸乃至假面具都会笑。

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 个月起)。随着婴儿处理刺激内容能力的增加,他能够认出熟悉的脸和其它的东西,开始能对不同的个体作出不同的反应。婴儿对熟悉的人会无拘无束地微笑,而对陌生人则带有一种警惕的注意。

这时的婴儿已经很能笑尽管笑得很短暂,转瞬即逝。婴儿的照料者这时常常会高兴地说“孩子会嬉笑了”、“他会看着我笑了”。这种微笑增加了婴儿与照顾者间的依恋。

4、婴儿的害怕:婴也能表现害怕,不同害怕的表现视年龄而定。学走步的孩子怕痛,怕带给他们痛的体验的人(如打针的医生);幼儿期间的儿童害怕具体的东西,如狮子、老虎,但并不把它们与以前的痛联系起来。


二、儿童情绪获得理论

儿童出生时已具有一定的情绪反应能力,但是情绪作为一种适应能力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下面介绍几种儿童情绪获得的理论假设。

1、学习理论:儿童的情绪可以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或应答性条件反射)获得。儿童对情绪的识别,大部分来自父母对情绪行为的标志。如当儿童发怒时,父母会说:“怎么啦,发怒了,别这样。”看到儿童笑得很欢,父母又会问:“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这种情绪识别的能力随着儿童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的提高而有所增强。他们通过小主人公和影视角色的内心展示,可以学到更多标志复杂情绪的词,同时也促进了识别别人情绪能力的发展,丰富了自己情绪表达的能力。

每个社会,每种文化,都有约定俗成的“情绪表达法则”。它规定一个人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该笑,什么场合想笑不能笑,什么场合想哭不能哭,什么时候要故意表达某种情绪,什么时候故意掩饰一种情绪。

这些法则往往是通过儿童对成人和其他人(包括影视角色)的观察和模仿,通过自身生活体验的积累获得的。然而,这种能力的获得,要以学会区分“情绪表达”和“情绪体验”为前提。观察和模仿还有助于儿童学会如何处理紧张。心理治疗家常利用这种方法来帮助儿童克服紧张。

由父母抚养的儿童的情感表达常常能得到父母的强化(如婴儿笑,母亲就对孩子说话、抱孩子,使孩子笑得更多),情绪发展更快。尽管每个出生正常的儿童都具备发展感情的先天基础,但由于生活处境不同,情感表达的方式,情感的丰富性和发展速度也不同。

2、知觉再认理论:知觉再认理论把儿童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机体,并试图用已形成的结构或工具来影响输入的刺激。儿童在知觉外部事件时在头脑里形成了一个心理映像,这个内部的心理映像称为图式(schema)。

婴儿见到自己熟悉的人就感到很愉快,而见到陌生人就感到害怕,甚至哭。按照知觉再认者的观点来解释,那是因为陌生人与他们熟悉的人相比,又相似,又不相似,所以引起焦虑。总之,无论是害怕还是微笑,与儿童同化刺激物的知觉再认能力有关。

3、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是指对人类和人类事物的知觉、思维和推理。

社会认知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儿童对社会世界、对自己和别人、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会影响儿童的情绪。

随着儿童学会采取别人观点,感受到别人情绪的移情作用渐趋成熟,引出儿童情绪反应的刺激性质也起了变化。

随着儿童采纳别人观点能力的提高,儿童学会了对别人行为的正确分析和归因,能更好地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与行为,如儿童甲刚搭好的积木塔被儿童乙推倒了。如果儿童甲认为这是儿童乙故意破坏,就会发怒,若是认为是无意中碰到的,就不会发怒。


三、儿童的害怕及情绪障碍

1、害怕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害怕的情绪也在变化,有些过去不害怕的人或物或事件,渐渐变成儿童害怕的对象,而过去曾经害怕的人或物或事件反倒变得不那么害怕了。

怯生: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通常称为怯生。对陌生人的害怕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陌生人的行为特点、儿童所在的环境、儿童发展的状况等等。怯生不是突然发生的,它与微笑一样有一个逐渐显露的过程,出生头几周的怕主要依赖内部生物学因素,以后转向外部事物。

影响怯生的因素有:

①父母是否在场,如果婴儿坐在母亲膝盖上,或由母亲抱着,那么陌生人进来几乎不产生什么影响,如果母亲与婴儿有一定距离,就可能产生害怕。

②环境的熟悉性。据一些心理学家(Sroufe,Waters,Matas,1974)报告,10 个月的婴儿若在家里去测定对陌生人害怕的反应,几乎很少有害怕反应。

③陌生人的特点:婴儿并不是对所有的陌生人都感到害怕,实验显示陌生人在场不一定引出婴幼儿的害怕,这要看与陌生人的距离,距离越近越害怕。实验认为陌生人的脸部特征对婴儿的影响最大。

④抚养者多少:婴儿熟悉成人的多少会影响其怯生程度。如果一个婴儿由少数几个成人抚养,他所产生的怯生程度可能比由许多成人抚养的婴儿来得高。

⑤婴儿与母亲的关系亲密程度:婴儿与母亲的关系越密切,见到生人越容易产生害怕情绪。

⑥婴儿接受的刺激:婴儿获得的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越多,怯生程度越小,因为这样的儿童已习惯于接受各种新奇的刺激,可能有个较好的“心向”,能对付并同化“陌生”的事物。因此,无论是陌生人还是陌生的事物,对他们来说,并不算是太新奇,因而也不易引起害怕。

2、克服害怕的方法

一个人在生活中对某些东西感到害怕是正常的,必要的,如看到老虎或蛇,就要设法躲避它们或杀死它们。但是,有些害怕是完会不必要的,甚至有损于身心健康,如不敢在黑屋子里睡觉,或不“进黑屋子取东西。儿童害怕不该害怕的对象或事情,就可能影响个性的正常发展,至少表明儿童的软弱、胆怯。

许多害怕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那么害怕也可以通过后天的重新学习而被克服,以下几种克服害怕的方法。

①对抗性条件作用(Counter conditioning):所谓对抗性条件作用,是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如儿童害怕带毛的动物,那么可以把小动物放在笼子里,并把它放在儿童经常作游戏的房间角落里,让儿童自己慢地习惯走近笼子甚至去探究笼子里的小动物。

②系统脱敏法(Desensitization):系统脱敏法是指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害怕的刺激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治疗者先要训练儿童学会放松身体的技术,同时将害怕刺激根据害怕的强度分成几个层次,然后用图片、幻灯或言语指示向儿童呈现害怕的对象或事件,并要求儿童想象害怕的对象或事件。每次想象害怕的对象时,就要求儿童放松肌肉。当害怕刺激呈现后被试不再感到害怕时,就说明被试对这级刺激的害怕消除了。于是,再逐级上升害怕刺激,直到过去最使儿童害怕的刺激呈现也变为中性化为止。

③模特塑造法:模特或榜样不仅能使儿童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思想品质,还能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情绪。社会学习理论家班图拉(A. Bandura,1967)等人用实验证实了模特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观点。向儿童显示同伴能成功地对付自已所害怕的对象,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广泛而持久地减少害怕的程度。还有对害怕牙医的儿童放映不怕牙医治疗的儿童影片帮助儿童克服对牙医的恐惧。

④认知疗法:我们的行为和情绪都有一定的思想作指导,要改变不合理行为和情绪,首先要找出不合理的思想基础。通过认识和改变不当的思想来达到改变行为和情绪的目的,是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儿童有些害怕也与不正确的认知有关。如有个儿童害怕老师,怕同学,害怕学校,社会行为退缩。问他为什么害怕,他说:“我成绩不好,别人都不喜欢我”。治疗者就要设法帮助儿童认识这种错误的想法并学会自我监察害怕行为的发生,教会儿童用新的认知去塑造新行为。

儿童的许多害怕与父母不合适的教育方法有关,尤其是父母过度保护和过度限制儿童的行动,使儿童对原来并不害怕的对象和活动产生莫明的害怕。如儿童在爬高、玩水、玩狗时,成人突然神经质地大声吓唬和尖叫起来(其实是成人自己感到害怕)。这种由尖叫引起的无条件恐惧与高、水、狗等条件刺激相结合,儿童就可能形成怕高、怕水、怕动物。时间久了,儿童自己也不清楚缘何怕这些本不该怕的东西。儿童害怕考试也与父母期望过高,过分关注儿童的学习成绩,对孩子压力太大有关。儿童由害怕父母惩罚、失望转移到害怕考试。

3、儿童期的情绪障碍

①沮丧:沮丧的儿童看上去很伤心,他们自己也说很伤心,容易哭,感到孤独和悲观。这些现象有时可以用认知理论和社会学习过程加以解释。也有些人认为这些儿童无法控制他们周围的世界,尤其是一些消极的、不利的事情。这些儿童有一种无助感,与家庭的破裂、困惑、找不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有关。

②社会退缩:社会退缩的儿童不敢与其他儿童交往,感到害羞或害怕。这可能与儿童缺乏社会认知能力有关,如不了解别人的意图,不知如何与人交往。有研究表明,把孩子置于小组里,或参加有组织的活动,同伴会帮助他们提高相互作用的水平。有时候同伴的鼓励和强化优于成人的指导。

③焦虑反应:有严重焦虑反应的青少年会突然感到害怕,变得心神不定、烦躁不安,容易受惊,还会体验到一些诸如头昏眼花、头痛、恶心或呕吐等症状,这些儿童的睡眠往往有障碍,很难入睡,常在床上翻来覆去,还伴有恶梦或夜游。实际上青少年的焦虑有一些广泛的和基本的因素,只是他们并未意识到。如亲子关系失调.思虑成长的要求,对性冲动或侵犯性冲动感到害怕或内疚。

④青少年抑郁症:一种是缺乏感情,有一种空虚感,这种空虚酿成高度的焦虑和抑郁,而处于类似悲伤的状态。这种抑郁形式并不持久,容易解决。第二种是以长期、反复体验挫折为基础的抑郁,很难消除。青少年试图通过努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对个人有意义的目标,但没有成功。也许是别人不理解,也许是本身做得并不合适,使目标不能达到。由于连续地未能取得成功,处于抑郁状态下的青少年很可能寻求自杀。

四、儿童高级情感发展

在与社会需要相联系而产生的一些情感中,有一些是高级情感,它们是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这些高级情感的形成和发展对儿童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①道德感的培养: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论、行动、思想或意图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我们在培养儿童的道德感时须注意如下几点:(1)为儿童树立切实可学、生动形象的榜样。(2)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断激发学生的情绪共鸣,使他们从小能对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产生愉快、自豪、羡慕、向往的情绪体验,对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表示厌恶、蔑视、羞耻。要形成一种正确的集体舆论,及时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行为,使正确的道德行为得到道德上满足的情感,不良的行为产生否定的体验。(3)随着儿童认识的发展,阐明道德理论、道德标准,使道德体验不断概括化、深化。

②理智感的培养: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培养儿童的理智感应当注意以下两点:(1)鼓励儿童多提问、多思索、多探究,并创造条件让儿童有机会去探索、去创造。(2)儿童在游戏和学业上取得了成功要及时给予表扬,尽量避免让儿童体验过多、过强的失败情绪,任务与要求要切合儿童的实际,要善于发现儿童认识活动中的优势领域和兴趣。成功和兴趣是推动年幼儿童理智感发展的重要保证。

③美感的培养:美感是人们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后所得到的一种愉悦的体验。大自然的景色,绘画作品中的山水花鸟,优美的音乐旋律,申影、小说中的艺术形象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美好的心灵的人都能拨动人的心弦,使人产生种种美的感受。儿童的美感教育有多种途径,主要应通过音乐、体育、美术和语文等涉及艺术的学科进行,还可通过课外活动进行,如组织各种文艺活动小组,如绘画组、歌咏组、舞蹈队、乐队。此外,可利用节假日、春游秋游,把儿童带到大自然的怀抱里,既可使他们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又能激发起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社会是个广阔的天地,也是进行美感教育的重要场所。如参观展览会、博物馆、游览名胜古迹,利用社会上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对儿童进行道德风尚美、心灵美的教育是美感教育中经常持久的内容。

儿童情绪的发展大致呈这样的趋势:(1)从情绪表现的形式看,是从外显一内隐,即从明显的、外露的向不明显的、内含的情绪表现发展;(2)从情绪控制的能力来看,是从冲动的一自制的,即从毫无控制地表现到有一定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表现;(3)从情绪引起的动因看,是从直接一间接,具体一抽象。最初是由具体的某个刺激直接作用于个体才能引起,以后可以由言语、表象、行为范例、社会评价及自我评价等因素引起;(4)从情绪表达的内容来看,是从生理需要一社会性需要。最初的情绪表示儿童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以后产生了与社会性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情绪,最后又产生了与社会评价相联系的情绪,情绪反映的社会性越来越强。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良好的情绪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个体适应现代复杂的人我关系的社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儿童情绪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情绪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正向情绪或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2)情绪体验丰富多样;(3)情绪稳定;(4)能控制情绪冲动;(5)以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悦纳自己,悦纳别大;(6)能及时地宣泄、转移和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所需服务:
月嫂
育婴
儿童陪伴
家务
安保
联系电话: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专属顾问将在1天内联系您确认需求,请保持电话畅通
提交需求